文 I 人文视角

编辑 I 九歌


【资料图】

大明王朝自从建国以来,就是一个比较强硬的王朝,明朝一直奉行"不和亲、不赔款、不割地、不纳贡"的祖训。

其实这句话是明永乐帝在第二次北伐蒙古班师回朝在北京时说的,原文是"我朝国势之尊,超迈前古,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,无汉之和亲,无唐之结盟,无宋之纳岁薄币,亦无兄弟敌国之礼。"

明朝存在276年,中间出现了很多荒唐的帝王,但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做法,至今看来依旧令人值得敬佩。崇祯做到了"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",他也遵守了先祖祖训而付出了生命。

在崇祯死后,有个朝鲜人来到崇祯帝的墓前,绝食七天七夜而死。这个人就是崔孝一,原本崔孝一就是一个小人物,在中国史料中是不会记载的。

但是在朝鲜的正史和野史,对崔孝一的事迹,却是大书特书,称赞崔孝一是"千古义士"。明朝时期,朝鲜一直是大明朝的藩属国,每年都会向大明朝贡,明朝也会给予朝鲜很多的好处。

然而到了明末时期,明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巨大危机,统治已经变得摇摇欲坠了。满清先后两次攻陷了朝鲜,其杀戮之惨象,丝毫不亚于万历年间的抗倭之战。

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,崔孝一举家迁徙到明朝地界上,在山东登州海边登陆,辗转投靠了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。崔孝一之所以来到明朝,原因在于当时朝鲜已经被满清所占领,割断了同大明朝两百多年的藩属关系。

崔孝一一个人的力量,在朝鲜本土已经无法展开抗清活动,只好举家来到明朝。崔孝一是个懂武艺的人,他来到大明就进入吴三桂的军队,并且还立下了军功。

没多久崔孝一就成为吴三桂手下的中级军官,当时除了崔孝一,还有很多朝鲜人也来到大明从军,成为抗清活动的重要力量。但是这时的明朝,早已经是千疮百孔了,明朝内部的农民起义也弄得崇祯帝焦头烂额。

崇祯帝面对满清的入侵,就更加是没有办法了。崇祯十六年三月十七日,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包围京城,这时面对没有援军的情况下,崇祯只能在皇宫中饮酒长叹:"苦我民尔!"

没多久崇祯就对自己的妻儿做了一些安排,之后就自缢在煤山。当崇祯自缢的消息传到山海关时,正史是这样记载的,"恸哭六军俱缟素",在这些人之中,崔孝一也陷入悲痛之中。

作为大明朝的天子,都践行了"天子死社稷"的祖训,崔孝一这个属国臣民,还能为谁而战?不久之后吴三桂也归降清军,也把头剃了,穿起了清军的服饰。

这时的崔孝一是有选择的,他可以跟着吴三桂享受荣华富贵,但是他没有,他选择了做逃兵,然而他并没有回到朝鲜,而是来到崇祯的墓前,绝食七日后,死在明思宗的墓前,成为大明的陪臣。

时至今日,翻阅到崔孝一的这段史料时,仍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,虽然名气不是很大,比起吴三桂来,可以说是好太多了。
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