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知蜀君/文
酷热的盛夏,入夜后和三五好友围坐室外,点上几杯啤酒和一份小龙虾,是不少四川人最爱的消暑方式。小暑节气前后,知蜀君走访了解到,即便今年小龙虾消费市场是过去几年来热度最低的一年,但作为“夜宵顶流”,小龙虾仍然是夏季最受欢迎的夜宵食品。只不过,这些出现在四川人夜宵餐桌上的小龙虾,绝大部分不是四川产。养殖户们说,这个现象是四川主动选择的结果。
(资料图)
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小龙虾产地之一,四川小龙虾为何在盛夏这个消费高峰时段“躲”了起来?
不解的现象
日均消费量80万斤的成都市场,四川小龙虾却“隐身”了
四川人有多爱吃小龙虾?一些平台数据给出证明。美团外卖数据显示,进入6月以来,资阳、巴中、眉山、凉山4市州的小龙虾线上交易门店数量同比增长均在1倍以上,堂食订单量增长超266%。要论总量,成都仍然稳居全省首位。综合美团外卖、美团优选和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数据,今年4月至6月,成都小龙虾消费量排名全国城市第三位。
不仅四川人爱吃小龙虾,四川也是西南地区小龙虾的主产区。数据显示,去年,全省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73万亩、产量达到7.63万吨,均稳居西部地区前列。其中,年产量是2018年的5倍以上。
但在当下的消费旺季,四川产小龙虾却选择了“隐身”。
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川建路的成都友联小龙虾集散中心,以及地处成都市双流区的白家新市场,是目前四川最大的两处小龙虾集散市场。
在这两处小龙虾集散市场,知蜀君了解到,当前,成都白家新市场每天交易小龙虾60万斤,绝大部分进入成都人的餐桌。成都友联小龙虾集散中心每天流入成都市场的交易量也在30万斤左右。扣除分流至其他市场的小龙虾,业内估算,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,成都人每天吃掉小龙虾80万斤左右。
不过,这些被成都人吃掉的小龙虾却是外省产。以成都友联小龙虾集散中心为例,知蜀君在7月9日走访中了解到,目前每天到货的20车(每车15吨)小龙虾产地均为湖北。自6月开始,来自湖南、湖北等地的小龙虾,已经在成都白家新市场“唱主角”。
这一现象并非成都独有。7月上旬,知蜀君先后对德阳、凉山、阿坝、眉山等川内小龙虾消费的热点市州进行了解,得到的回复同样是:在盛夏时节,四川餐桌上已经很难找到“四川产”小龙虾的踪迹。
背后的原因
“入行太晚”+“扬长避短”,避开消费旺季这个价格“洼地”
在业内人士看来,四川小龙虾在夏季消费高峰时段“隐身”,既是无奈之举,也是有意为之。
无奈,是因为“入行太晚”。上世纪90年代起,长江中下游的湖北、安徽、湖南、江苏、江西5省,利用自身河汊较多、水田面积大及水温适宜的优势,开始发展小龙虾养殖。去年,鄂皖湘苏赣5省的小龙虾产量合计达263万吨,占全国总产量的91%。其中,位居全国首位的湖北,年产量达113.8万吨。
但长期把水产重点放在冷水鱼(鲟鱼、虹鳟等)及黄颡鱼(黄辣丁)、鲇鱼等的四川,直到2014年前后才开始在省级层面系统布局小龙虾养殖。在讲究“先下手为强”的农产品市场,起步晚了快20年的四川,失去了先机。
从数据上看,2016年,全省小龙虾产量才首次突破万吨大关。而哪怕是去年产量创下新高,也只达到全省年消费量的四成左右,不得不依靠外省小龙虾填补本土市场。
有意为之,则是基于自身气候优势的扬长避短。
“‘上车’晚,但找的‘座位’却不差。”这是不少业内人士对四川小龙虾产业的一致评价。
原因是,与鄂皖湘苏赣相比,四川发展小龙虾产业的最大优势,是春秋两季积温高,具备发展早虾和晚虾的独特优势。
具体来说,其他主产区小龙虾集中上市时间,锁定在每年5月至8月的消费旺季。而四川小龙虾每年3月中上旬即可大量上市,时间较其他产区早40天左右。下市的时间迟至每年10月,较其他产区晚60天左右。
这种上市早、下市晚的优势,让四川小龙虾避开了与其他主产区的正面竞争,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养殖户的高收益。
与生猪等其他农产品一样,小龙虾也存在着“虾周期”。表现在价格上,就是“一头一尾价格高,中间产销旺季价格低”。多数年份,这“一头一尾”早虾晚虾的价格,普遍比集中上市期高出50%以上。据四川省水产局统计,去年全省稻田养虾每亩纯收益接近一万元,远高于全国其他产区。
想象的空间
坐拥全国最大冬水田,四川小龙虾产业潜力还有待释放
坐拥得天独厚的优势,四川的小龙虾产业下一步如何谋篇布局?
在业内人士看来,当务之急,是要释放潜力、增加小龙虾产能。
主要依据是,最能体现四川小龙虾“起早赶晚”优势的川南地区,分布着全国最大的冬水田。而冬水田养虾所产生的“粮经统筹”效益,已经被实践证明。
统计表明,目前全省小龙虾产能仅有两个万吨县(市),分别是内江隆昌市、泸州泸县。去年,前述两县(市)依托冬水田发展稻虾综合种养19.2万亩、产量为2.08万吨,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。这个数据,远高于紧随其后的宜宾市兴文县(年产量0.6万吨)、达州市大竹县(年产量0.37万吨)、内江市资中县(0.255万吨)。
此外,在稻田养虾模式下蓄留再生稻,基本保证了主粮产量不减少。同时,再生稻收割时间迟至每年10月底,无形中也拉长了当地的小龙虾上市时间,巩固了上市晚的优势。
不过,目前川南等地500余万亩冬水田中,仍有400余万亩尚未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。
因此,业内人士建议,可以整合项目资金,有针对性地向川南地区倾斜,逐步有序发展冬水田稻虾种养。在此基础上,既做大了四川小龙虾产业,也保证了主粮产量,更能促农增收。
除了扩面稳产,还有不少从业者向知蜀君呼吁,要为四川小龙虾量身定做一整套营销方案。特别是消除“夏季吃小龙虾”的消费者固有认知,培养消费者“吃早虾、品晚虾”的习惯。在此基础上,打造出四川小龙虾的独有品牌、消费热点,进而实现四川与其他产区优势互补,并带动本土全产业链提质增效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