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闹的假期,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,“彝族跳菜”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喜欢。

音乐声一响,跳菜队的两名队员从厨房跳出,一人在前面引舞护菜,另一人在后面舞着托盘,两人踏着节拍登场。轻快敏捷的舞步,幽默逗人的扮相,混着激昂的唢呐声,引起现场阵阵欢笑。


(资料图)

“彝族跳菜”是极富当地民族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作为一名民族文化传承者,全国人大代表鲁丽华长期从事“彝族跳菜”传承保护工作。她组建跳菜队,深入基层为群众表演、教学,积极参加文化下乡惠民演出等活动。

鲁丽华出生在南涧彝族自治县无量山的一个彝族山村,从小喜欢唱歌跳舞,“我的家乡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民族文化。那里处处绿水青山,人们与天地做伴,个个淳朴勤劳、能歌善舞。”

在长辈的带动下,她开始潜心钻研“彝族打歌”“南涧跳菜”等非遗文化。在昆明工作期间,还学习了多个民族的歌舞文化。

2011年,在南涧彝族自治县有关部门动员下,鲁丽华决定回到家乡,加入当地跳菜艺术团,做起了非遗传承保护和基层文艺工作,这一坚持就是12年。

如今,鲁丽华已经成为大理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。为了提升学历,她学习农村行政管理课程,这些年里带动了不少妇女同胞一起学习民族歌舞。

今年,鲁丽华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,她坦言:“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基层文艺表演工作,唱歌跳舞我不紧张,可第一次当全国人大代表,我感到很有压力。”

为了当好全国人大代表,她虚心学习,四处走访,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社情民意,开朗有亲和力的性格让乡亲们愿意和她倾心交流。

在乡村振兴、文旅融合的背景下,如何把文化事业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非遗传承保护相结合,是鲁丽华今后一段时间努力的方向。现在,她经常利用空闲时间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开展非遗传承活动。

今年3月,参加全国两会回来后,鲁丽华来到南涧当地的小学,给孩子们讲非遗传承的意义,并传授了孩子们两套“彝族跳菜”常用的动作。四年级学生童晨恺说:“‘彝族跳菜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,我将来也想当舞蹈演员,传承好非遗。”

目前,南涧有300多支文艺队,在保护和传承非遗、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同时,积极开拓演艺市场、开发文创产品、推动文旅融合,助力村民增收。

“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。幸福生活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。”鲁丽华满怀信心,未来将不遗余力地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声,用自己的一技之长,带动身边群众加到非遗的保护传承中,也让他们通过“彝族跳菜”等实现增收致富,助推乡村振兴。


关键词: